多元智能課程,培養學生全面發展
我們專門為大專、中、小學校、或各類型機構,合作開辦多元智能課程
"氣球造型"其實一點也不難,原理跟織毛衣、圍巾差不多。扭氣球常用的方法其實也不過只有十多種,只要學會每種方法的用處,再加上自己豐富的想像力及耐性,小至一隻烏龜,大至一座城堡,也能用氣球製作出來。
「雜耍」是雜技表演中以操控物件為主的項目,常見表演內容包括:拋絲巾、拋球、拋樽、拋圓環、拋方磚、轉方巾、轉碟、舞花棍、控水球、中國空竹(扯鈴)等…
又稱近距離魔術(close-up magic),魔術其中一種表演形式,表演者在距離觀眾通常不超過3米地方進行現場演出,現場最佳觀眾人數最多為50人內。
通常於舞台上進行表演,因與觀眾有一定程度的距離,因此表演顯得神秘,用具亦會比較大型,現場最佳觀眾人數最多為600人內。
是由基督徒魔術師創作的傳福音方法,將福音訊息結合魔術效果的混合表演,學員必須為基督徒,並對聖經故事有基本認識。
一般興趣班,學習簡單近距離魔術玩具為主,旨在培養學生對魔術的興趣及正確價值觀
為表演學習班,內容除了魔術,還需學習一般表演學及大眾心理學
表演進階班,除加強中班各魔術認知訓練外,還會加入部份魔術Manipulation手法技巧
中國音樂歷史悠久,最古老的樂器也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,發展至今已是一套有系統的主流藝術文化之一。97年香港回歸祖國開始,本港對中樂的發展更是推向一個高峰,香港中樂團更成為了世界知名職業樂團之一。
在學校成立一個樂團,絕非容易的事情。我們除了提供"中樂團"訓練外,學校也可以根據校內情況,選擇組織"小組樂隊"或"單器樂樂隊"。
一般4人或以上皆可組織,可成立樂隊器樂包括笛子、揚琴、阮、箏、中國鼓。
一般為16人內,學校最少需開設最少4個單器樂訓練班。
西樂器樂班
弦樂器:小提琴、中提琴、大提琴、倍大提琴
弦樂團
一般為最少12-20人或以上,學校最少需開設3個弦樂器樂訓練班。
我們主要教授的武術為「大聖劈掛門」,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。大聖劈掛是北方拳種,指的是兩門功夫,"關外大聖門"即猴拳,"少林劈掛門"是北方一種長橋大馬。
門派門人中因有不少知名人士,因此也有香港名星門派之稱,著名門人包括韋基舜(SBS)、陳觀泰、高雄、黃秋生等等。
楊式太極拳為清朝楊露禪宗師所創,現代拳譜於其孫楊澄甫手中定型。1956年國家體委以楊式太極拳為基礎,編串成現今的二十四式簡易太極拳。
2020年12月17日,太極拳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正式成為中國第42個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八段錦是中國健身氣功的一種,1982年6月28日,國家體委把其作為醫學類大學中推廣的「保健體育課」的內容之一。2003年中國國家體育總局重新編修並向全國推廣。
醒獅:香港普遍以舞南獅為主,當中分為"鶴山獅"及"佛山獅"兩種;現在學校當中以舞"鶴山獅"居多。
龍藝:舞龍一般分為"競賽龍"及"夜光龍"兩種,普遍為10人一組,9人操龍,1人控珠。
課程以學習傳統龍獅藝陣為主,從形態、鼓點、步形步法等等,由淺入深。
現代龍藝所打的"京式龍鼓",是由新加坡國際龍藝創辦人易榮源師傅所創,其將京劇鑼鼓鼓點重新編配,後將鼓點發揚至中國、馬來西亞、香港等地方。
俗語說:「三洗不如一擦」,對長者來說,脊骨的保護是很重要的養生課題。本課程的"毛巾操"是由專業註冊中醫師親自設計,除了如何使用毛巾作伸展運動,還會詳細講述擦背力度、正確穴位及合適時間。
摺紙最初只是兒童的小玩意,後傳至日本,經過改良及系統化,成為現今手工藝術的一種。現今的摺紙技藝,除了能供人玩樂,也能當作祝福送給別人,甚至能作商業用途,如節日佈置、宣傳製品、典禮名牌等。
2014年10月,完成HTML最新的修訂版本"HTML5",統一了世界對編寫網頁的方式,使其能減少瀏覽器對於外掛程式的需求,在現今智能產品發達年代,對於製作響應式網頁(RWD),可以令網站設計上更方便。
初班主要教授"HTML5"編寫方法,再使用Bootstrap協助學習"CSS3"的功能;高班主要承接初班課程,將完全使用"HTML5"及"CSS3"來編寫網頁。
學習專業影片剪接技巧,包括基礎剪接、特效製作、音效處理等,讓學生掌握現代媒體製作技能。
學習專業音響設備操作,包括調音台使用、音效處理、現場音響調控等技術,培養專業音響技術人才。